最近刷爆朋友圈的“荔湾旅游打卡攻略”,让不少外地游客直呼“来一次哪够?”——毕竟,这里有骑楼老街的市井烟火、粤剧名伶的水袖翩跹、一盅两件的早茶江湖,连空气都飘着双皮奶的甜香!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荔湾的全部?“西关仔女”第一个不服!
从永庆坊的非遗工坊到泮塘五约的文艺弄堂,从沙面岛的欧式建筑到荔枝湾涌的游船夜色,荔湾的文旅地图早已突破“108张打卡照”的极限!更别提白鹅潭烟花汇演、春节水上花市的上亿级流量——连央视都N次点赞的“最广州”名片,怎么可能玩得够?
梅州市梅县区是广州市荔湾区的对口帮扶地区,自2021年结对帮扶以来,两地携手共进,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,通过广帮资金投入和人才交流,打造了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。在产业帮扶方面,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和现代农业,共建产业园区,创新“反向飞地”模式促进产业升级。农业领域推动特色农产品“出山入湾”,消费帮扶成效显著。文旅融合方面,开展非遗交流,开发旅游专线,提升民宿产业,建设智慧旅游平台,推动“广府-客家”文化融合。民生改善方面实现医疗教育结对帮扶,基础设施全面提升。同时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,通过党员共管、美丽庭院建设等举措,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梅州市梅县区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,地处粤东北部,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,是元帅故乡,原中央苏区县,是客家文化(梅州)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素有“文化之乡、华侨之乡、足球之乡、金柚之乡、长寿之乡、山歌艺术之乡”的美誉,是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,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。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、省级旅游度假区雁洋镇,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教村,1家国家5A级景区(雁南飞茶田景区),4家4A级景区,2家3A级景区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3项,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,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(松口镇),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(水车镇茶山村)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(南口镇侨乡村),中国传统村落24个。
梅州雁南飞茶田景区位于梅县区雁洋镇,是“茶旅”“文旅”“康旅”等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景区内茶田叠翠,花朵竞放,拥有以白叶单丛茶为主的茶田2000多亩,以“雁南飞·茶中情”为核心品牌,开发茶膳、茶饮、茶艺、茶文创、茶研学等产品;收集国内外1000多个茶花品种,此外,还有玉堂春、紫薇花、杜鹃花等竞相争艳。
景区内有“中国传统村落”桥溪村,村内明、清时期兴建的16座客家传统民居保存完好,古树婆娑,石径阡陌,小桥流水构成一幅秀美的客家田园风光画卷。景区内兴建富有客家特色的围龙食府、围龙大酒店,必赢网址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项——鲁班奖。
梅州市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位于梅县区雁洋镇,是集休闲度假、亲子游乐、研学实践、会务拓展、客家美食、森林康养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八百亩优质水域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,山湖一体,生态绝佳,依托自身及周边丰富资源,打造雁山湖综合实践教育营地,涵盖自然科学教育、军事竞赛教育、农耕体验教育等。
景区内拥有彩虹滑道、空中飞人、天空步道等游玩项目,拥有移动式智能户外生态环保客房—“地球仓”,让游客在星空下、林木间体验人与自然亲近共融的生活方式,是亲子游乐、休闲度假的好去处。
灵光寺旅游区位于梅县区雁洋镇,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,是一个集寺庙文化、禅茶体验、踏春赏樱、美食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景区。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灵光寺、阴那山茶园、阴那山樱花园等。
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名寺之一,有灵光三绝“生死树”“菠萝顶”“顶无叶”;阴那山茶园种植面积约2500亩,种植茶树品种十多个;阴那山樱花园主要种植品种有红粉佳人樱、台湾牡丹樱、香水樱和福建山樱,均属早春品种,花期在2月至3月份,千亩茶田延绵,漫山樱花竞放,连续3年成为粤东地区春游热门景点。
南寿峰旅游景区位于梅县区松口镇,是集南药文化、养生文化、客家文化、自然山水等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,拥有客家农耕文化体验长廊、长寿谷滨水游憩带、南药时空隧道、星座营地、南药加工展示参观长廊、天使玻璃天桥、脚底按摩道、长寿老人观景台等多个景点。
松口镇是岭南四大古镇、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,是明末清初赣闽粤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,素有“文化之乡、华侨之乡、山歌之乡”美誉。先后获评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“全国重点镇”“中国历史文化名街”“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”“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”等荣誉称号。
松口古街是古镇的核心区域,拥有数量众多富有客家特色、明清风格及南洋风情融合的商住建筑,代表景点有中国移民纪念广场、火船码头、松江大酒店等,更有特色美食企炉饼、鱼散粉、羊醋汤等。
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有着500多年历史,曾走出一批又一批华侨企业家,他们带着对家乡的深切眷恋回村建屋,由围龙屋、走马楼、横堂屋组成的客家建筑群落,让侨乡村获得“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古村落”之美誉。
这里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116座,其中有东华庐、荫华庐、南华又庐、毅成公家塾等较大型和保存较好的围龙屋38座。侨乡村有亲子农场、油菜花田、细柚大草坪,南源世第研学营地等,是领略田园风光、体验乡村生活、品味客家文化的好去处。
荔梅两地情牵山水,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中续写“双城故事”。从白鹅潭畔的都市霓虹,到梅江流域的茶田飘香,岭南文化的两种注脚正碰撞出全新火花。未来,荔湾区将持续深化产业协作和人才交流,助力梅县区高质量发展,以“双向奔赴”的协作智慧,在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中谱写“双城记”新篇章!